建议幼年期每月1次,成人后每月1次,每3个月1次体外清除。 首先,驱除狗时,应根据狗的体重选择合适的剂量。 其次,犬体内驱虫可选择餐后进行,可适当减轻犬胃肠反应。 最后,对犬进行体外驱除前后3天不能洗澡,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
一般需要根据犬的年龄和饲养习惯选择合适的体内驱除频率。 由于幼犬正处于快速生长期,感染寄生虫危害较大,建议每月进行一次体内驱除。 另一方面,成年犬体型变化不大,一般建议2-3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除。 如果狗感染体内寄生虫的风险较高,建议适当提高体内驱虫频率,如1-2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 犬体内驱虫药建议选择含有米尔贝肟和
吡喹酮等成分的药物。 因为这种类型的药对狗的胃肠道刺激弱,不易引起呕吐等副作用。 另外,相关的驱虫效果也很好,适合长期在体内驱虫。 犬12月龄以下需每月进行体内驱除,12月龄以上犬每3个月进行体内驱除即可。 目前常用的体内驱虫药主要成分为甲草胺、
阿苯达唑,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成分可导致犬呕吐、腹泻、中毒。 因此,使用过程中应根据用药说明和犬体重严格控制药量。 消灭虫子后,如果狗精神萎靡或吐出白色泡沫,需要立即去看医生。小狗舍可分为体外避障和体内避障,体外避障可每月一次,体内避障可每3个月一次。 通常,小狗在6周龄以上可以体外驱除,在3月龄以上可以体内驱除。 体外驱除可防治蚤、虱、螨、虱等常见体外寄生虫,体内驱除可防治蛔虫、绦虫、球虫、钩虫、心丝虫等体内常见寄生虫。
犬6月龄以下一般每月1次,6月龄以上一般每月1次,每3个月1次体内清除。 如果狗的生活环境潮湿、肮脏,或者外出时去草丛等寄生虫较多的地方,需要提高给狗驱虫的频率。 还可以根据季节不同改变驱虫频率。 例如,夏天蚊子多的季节可以每月在体内、体外驱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