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职称
新闻动态
执业兽医 兽药动态 学历提升 兽医职称
兽医课程
兽医全科 水生动物 兽医学历
宠物课程
线下面授班 软组织外科 犬猫骨外科
宠物麻醉 实验室检验 犬猫皮肤病
小动物肿瘤 兔子疾病诊断 乌龟疾病诊断
鹦鹉疾病诊断 实战猫病学 宠物急诊
人才招聘
宠物招聘 畜牧招聘 水产招聘
 兽易通 > 兽医职称 > 湖北 > 正文
武汉长江新区2025年农民技术初级职称申报指南
兽医职称 更新时间:2025/8/19

2025年度长江新区农民技术人员初级职称评审申报工作指南

为做好长江新区2025年度农民技术人员初级职称评审申报工作,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鄂人社规〔2024〕1号)精神,经报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备案,现公开发布本指南。

一、评审范围及申报渠道

(一)评审范围

职称评审范围为在我区农业农村生产一线,以从事农业生产与管理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中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的骨干人员。

以下情形人员不得申报评审本职称:

1. 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公益性岗位人员不得申报。

2. 年龄超过60周岁人员不得申报。

3. 受到刑事处罚、政务处分、党纪处分、行政处分等,刑期和处分期(含影响期)未满的不得申报。

4. 记入全省职称失信黑名单,且仍在记录期限的不得申报。

申报后发现上述情形的,审核不予通过;已有评审结果的,评审结果不予确认。对通过提供虚假材料、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或者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按照有关规定,撤销其职称,并对有关当事人严肃处理。

(二)申报渠道

申报人按属地原则在所属街道进行申报,由所在街道组织开展审核、推荐程序,经区级农业农村、职改部门复核公示后,报送至武汉长江新区农业技术初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评委会。

二、专业范围及申报级别

(一)专业范围

在我市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农村社会化服务等产业领域,直接从事下述农业技术工作,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均可申报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

1. 农技类:含农作物栽培与繁育、园艺作物栽培与繁育、林木栽培与繁育、水产养殖与繁育、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运输、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运用与维护、农村社会化服务、农村机电、农村小水利、农村水保、农村能源、农村环保等;

2. 畜牧类:含畜禽养殖、畜禽繁育、特种动物养殖等;

3. 兽医类:含动物疫病防控与监测等。

(二)职称级别

农民技术人员初级职称名称为:助理农艺师、助理畜牧师、助理兽医师。

三、申报条件

(一)基础条件

申报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者,应当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群众公认度高。热爱农业,献身农村,身心健康,具备从事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工作的劳动能力。无生产和质量安全事故,无不良诚信记录,无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产业要求

申报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者,应积极参加区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农民教育培训和业务培训,并取得证书。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实践经验丰富,推广、示范、带动能力强,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种植产业:粮食、油料等作物面积40亩以上;蔬菜类面积20亩以上或设施栽培面积10亩以上;食用菌、药材等固定面积20亩以上或设施栽培面积12亩以上;林业苗圃面积100亩以上;柑橘、桃、梨、葡萄等经济林基地面积20亩以上或设施栽培面积10亩以上;茶叶基地面积20亩以上。

2. 养殖产业:养殖场(区)须饲养档案、免疫档案齐全,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养殖许可证》等,按标准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养殖规模达到生(不含仔猪)年出栏量150头以上,或存栏量80头以上,或羊存栏量400只以上,或肉鸡(鸭)年出栏量8000只以上,或蛋鸡(鸭)存栏量4000只以上,或水产养殖面积15亩以上,或工厂化养殖面积500平方米以上。

3. 农产品加工产业:创办或参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农产品初加工,能带动一定数量的农户进入产业链条增产增收。

4.农业机械化产业:拥有一定数量的现代农业作业机具,主持或参与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在农机跨区作业或农机经营服务中取得显著成绩。

5. 社会化服务产业:创办或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成员在20户以上,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含新品种)3项以上,能为20户以上农户或不少于1个经济组织提供生产、销售等服务;扎根乡村,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营销相关领域,为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

(三)资历条件

1. 申报初级职称的,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中(含中专、职高)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2)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3)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4)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

2. 破格申报。对确有真才实学、业绩显著、贡献突出,且符合基础条件与产业要求的人员,可以不受现有职称、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经2名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高一级职称人员推荐,直接申报农民技术人员职称。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初级职称:

(1)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市级家庭农场的负责人。

(2)获得区级以上与农业相关荣誉的人员。

(3)扎根农业农村基层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员。

3. 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可分别按照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学历申报职称。

(四)能力业绩条件

申报助理农艺师(助理畜牧师、助理兽医师),能力业绩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具备相关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从事本行业技术生产、示范、推广服务,能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2. 参与本行业内常规性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示范生产任务,按照相应技术要求正确地实施生产管理。发表论.文加.微syt8985

3. 从事的专项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和带动作用,近3年年均生产经营收益高于本地区农户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直接从事相关农业行业技术工作,能够进行群众性的示范、推广工作。

四、申报程序

(一)个人申报

严格个人申报诚信制,申报人应根据申报指南要求和申报评审条件,如实填报个人学历、从业经历、现岗位情况和业绩成果,并签署“诚信承诺书”(见附件1),提交工作所在单位或行政村审核,申报人所在单位或行政村应认真审查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组织好申报推荐工作,并按要求报送至相应街道审核。未按规定时间完成申报或申报时提交材料不全的,由个人承担相应责任。不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参评资格或撤销任职资格,并记入全省职称失信黑名单。

(二)基层推荐

实行首审责任制。按照“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申报人员工作所在街道应严格审查申报材料,对申报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力业绩以及廉洁诚信情况严格把关,并对申报人员经营服务的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业绩成果等进行实地考察,在拟推荐人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基层推荐意见”栏目填写“申报人员工作岗位符合申报条件规定,个人信息和业绩材料已经审核,均真实有效,同意上报”的推荐意见,签名并盖公章后,统一将申报材料及电子数据(含电子照片)报送长江新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审核。街道推荐时,可制定不低于市级标准的基层推荐标准,推荐程序应公开透明。

(三)复核公示及报送

新区农发局会同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对申报人员材料进行复核并形成推荐人选名单,推荐人选名单应连同有关个人业绩材料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在拟推荐人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呈报单位意见”栏目填写推荐意见,签名并加盖公章。最后将初级职称申报材料报送至农业技术初级评审委员会。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应及时退回并一次性告知退回原因;对不符合申报程序、超出评委会受理范围的申报材料,应及时按原报送渠道退回,并告知申报人。

五、申报材料要求

申报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人员,按照下列要求完整提供申报材料,装入《评审资料袋》。

(一)不装订部分

1.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2份(须采用统一印制表格填写,字迹工整、内容完整,不得复印或自行下载装订)。

2. 《综合考评一览表》(A3规格打印在一面内)一式18份(表样见附件5,填表说明见附件6)

(二)装订部分(需提供2套材料)

1. 资格类

(1)目录(按下列顺序排序打印);

(2)申报人员二代身份证复印件1份(A4幅面,下同);

(3)申报人员《诚信承诺书》原件1份;

(4)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学历、学位证明复印件,有效期内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所在单位或村(社区)出具的从事相关工作经历证明;

(6)所在区出具的申报人员《公示证明》复印件1份;

(7)参加区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培训证明资料;

(以下可选择性提供)

(8)《破格申报人员资格审查表》原件1份(仅破格申报人员需提供,表样见附件2);

(9)《同行专家推荐意见表》原件1份(仅破格申报人员需提供,表样见附件3)。

2. 业绩类

(1)目录(按下列顺序排序打印);

(2)近3年开展工作总结1份(约1000字,本人签名);

(3)任现职以来所完成的农业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引进、开发的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农业技术普及培训、培养指导,以及参加(组织)制定的农业生产发展规划计划等显示申报人技术水平的有关材料(需显示申报人员的项目角色、完成量、完成效果或行业地位);

(4)任现职以来主要获奖证书、专利证书、成果鉴定证书及经济、社会效益等资料的复印件。

以上所要求提交的复印件除身份证复印件外,原件均需随材料逐级提供审核,审核经办人员需在复印件上签字并加盖公章。

注:按照省、市人社职改部门要求,2025年度全面实行职称电子证书。申报人员须提供电子照片,规格为电子版彩色登记照1张(尺寸为358×441-JPG格式),电子照片命名为“身份证号姓名”(中间不添加任何符号)。

六、受理时间、地点

初级职称申报时间为2025年8月13日到8月22日。

七、其他有关事项

(一)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初级职称评审结果由新区党工委组织部核准,并报市人社局备案。

(二)对于获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者,可享受以下支持:

1.优先选派参加区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讲座、交流、进修和有关学术活动。

2.优先纳入区域人才选拔计划,同等条件下,优先入选“头雁”计划等人才支持项目,按规定获相应经费支持。

3.国家需要选聘村、乡农业技术人员时,优先予以推荐和聘用。

4.可优先安排为科技示范户,承担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任务并享受国家给予的良种、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及资金扶持。

5.在专业技术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可优先推荐申报相关科技奖项。

6.创办的农民合作社、农业技术经营型实体等组织在建设发展中,同等条件下,优先以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科技开发、推广和农业生产,享受国家规定的信贷,税收方面优惠政策,并获得物资、资金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7.新型经营主体中有一定比例成员取得相应职称的,可作为优先认定各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的重要依据。

(三)获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者,须履行以下义务:

1.积极支持和参与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努力发挥骨干和示范引领作用。

2.积极参加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3.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带头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主动承担业务主管部门安排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任务;积极向当地农民群众传授和应用科学技术,帮助群众共同致富。

4.关心当地农业科技和普及应用,关心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建议,为当地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当好参谋。

(四)各级组织不得以开展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为由,向申报人员收取任何费用。

农民技术人员因工作岗位变动,且符合新岗位相应职称系列(专业)评审条件的,可申请参加跨系列职称平级转评;符合职业技能评价条件的,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参加相应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评价。

农民技术人员取得新的系列(专业)职称或职业(工种)技能等级后,原任职时间可合并计算。

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新区农发局     

2025年8月15日 

附件

附件1-诚信承诺书.doc

附件2-破格申报人员资格审查表(正反打印).xls

附件3-同行专家推荐意见表.doc

附件4-湖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鄂人社规〔2024〕1 号 ).pdf

附件5-综合考评一览表.doc

附件6-综合考评一览表填表说明.docx

===

如果有朋友想要了解关于职称论文怎么发表?如何投稿?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为您解答。

相关文章
 广东省农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
 关于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系列水产专业2
 关于2018年度广东省农业高、中级专业技术资
 河南12316三农热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家
 营口市教育局直属学校2023年面向社会公开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2年公开招聘公告
 2016年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农业系列技术

全国畜牧兽医职称信息
广东 浙江 河南 河北 北京 重庆
湖北 山东 湖南 江西 上海 福建
天津 安徽 云南 四川 广西 贵州
辽宁 山西 陕西 宁夏 新疆 西藏
吉林 甘肃 黑龙江 海南 江苏 内蒙古
论文专利
 畜牧兽医论文征稿
 论文指导、职称评审
查看详情
农业畜牧兽医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专利
查看详情
著作出版和软著申请
   软件著作权
查看详情
常用工具
我要招聘
我要找工作
兽药查询
宠物用药
学历提升
宠物人才网
执业兽医师报考(免费试听)
兽易通APP客户端>>
考试介绍
一站式指导
报名时间
报名提醒
准考证
打印时间
成绩查询
证书领取
一键安装做题  累计下载用户:10万+
   抖音号       快手号       视频号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兽易通(M.SYT126.com)
论文发表
评审入口
在线客服
评审政策